車禍鑑定怎麼申請?從初判表到覆議程序完整流程一次看

2025 年 7 月 26 日

目錄

為什麼要申請車禍鑑定?

車禍發生後,不論大小事故,都會牽涉到「誰該負責」、「誰賠錢」、「有無刑責」這三大問題。雖然現場處理的警察會填寫「車禍初判表」,但這份文件並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肇責認定,在實務上常常只是初步參考資料。

如果雙方對責任歸屬有爭議,或其中一方不滿初判結果、想作更深入調查,那麼「車禍鑑定」就是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後續程序。透過鑑定委員會的分析與研判,可以釐清駕駛行為、路權關係、法規適用等肇事因素,對後續保險理賠、刑事責任或民事賠償的影響非常重大。

什麼是車禍鑑定?怎麼與初判表不同?

所謂「車禍鑑定」,正式名稱為「車輛行車事故鑑定」,依據《公路法》第67條與《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及鑑定覆議辦法》所設制度,由政府鑑定機關依法辦理。與警察當場所做的「車禍初判表」相比,鑑定報告有更完整的現場資料、雙方說法記錄與委員討論結論,更具客觀性。

簡單來說,初判表是現場警察的初步觀察,而車禍鑑定則是經專業討論後的責任分析。兩者在法律上雖都非絕對證據,但鑑定報告常被法院與檢察官視為重要參考依據。

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車禍鑑定?

根據《鑑定及覆議辦法》第3條,當事人可申請車禍鑑定的前提如下:

  • 已報案事故
  • 申請人為當事人本人、車主、法定代理人或繼承人
  • 肇事日未超過六個月
  • 案件尚未進入偵查或審判(除非司法機關囑託)
  • 尚未完成過車禍鑑定(不可重複申請)

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車禍鑑定會有可能遭拒絕受理。

車禍鑑定程序怎麼進行?

當申請通過後,會由鑑定機關召開正式會議,整體流程包含:

  1. 資料蒐集與分析研判
  2. 必要時進行現場勘查
  3. 各方當事人通知列席,說明事發經過
  4. 目擊證人、警察、專家學者也可列席
  5. 委員討論肇事原因,出具鑑定結論
  6. 寄發正式鑑定意見書予當事人

委員會做出的結論會標明:

  • 肇事主因方(過失較重)
  • 肇事次因方(過失較輕)
  • 或雙方共同過失

這些分析會在「鑑定意見書」中明列,不僅對和解有幫助,也能作為法院審理時的重要參考。

車禍鑑定要準備什麼資料?

申請時,通常需要準備以下資料:

  • 車禍發生當日的初判表
  • 車輛登記證
  • 雙證件影本(身份證、駕照)
  • 事故照片、行車紀錄器畫面(如有)
  • 申請書表單(部分縣市可線上下載)

建議將資料整理齊全再提出申請,避免因補件影響處理速度。

多久會收到鑑定報告?

通常鑑定會於受理日起2個月內完成,必要時得延長1次,最長不得超過4個月。完成後,鑑定意見書將寄送至當事人、處理單位及司法機關(如屬司法囑託案件)。

實務上大多數案件會在1.5至2個月內完成鑑定。

不滿鑑定結果怎麼辦?可以覆議嗎?

可以。收到鑑定意見書之翌日起30日內,當事人可向覆議機關提出「覆議申請」,但僅能覆議一次。覆議程序與原鑑定流程類似,亦須開會、蒐證、分析,最後出具「覆議意見書」。

不過須注意,若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當事人須向該法院或檢察官提出轉送申請,讓司法機關轉介覆議會處理。

車禍鑑定報告對刑事與民事有何影響?

車禍鑑定雖然不具司法效力,但檢察官與法官在判斷是否起訴、誰應負責、民事賠償比例時,會高度參考鑑定結果。舉例來說:

  • 如果你在刑事案件中被提告過失傷害,提出鑑定報告證明自己並無肇責,可作為請求不起訴或無罪的重要證據。
  • 在民事訴訟中,鑑定書指出對方為主因,法院往往會據此判定賠償比例。

實務常見QA

Q:鑑定報告一定會偏袒某一方嗎?

A:不會。車禍鑑定是經由多位專業委員共同研判,並可由雙方列席說明。程序透明,可避免單方面偏頗。

Q:如果對方不來開會會怎樣?

A:鑑定會仍會照常進行,但對方缺席可能不利其說法,除非提供書面資料說明。

Q:鑑定費用要多少?可以退嗎?

A:固定為3000元,若因資格不符而不受理,可能會酌退費用,詳情可洽受理窗口查詢。

結語:別讓肇責成為你無法翻身的陷阱

車禍之後責任釐清影響的不只是保險與賠償,更可能攸關刑事前科與未來的人生。若你對初判結果有疑問、或希望以合理方式爭取不起訴與民事有利局面,車禍鑑定是一條值得爭取的途徑。

不確定怎麼申請或該準備什麼?讓《法律得來訴》幫你從初判、鑑定到覆議全程解析,協助你在複雜程序中穩健應對。

歡迎私訊我們,讓專業團隊協助你評估案件、規劃應對策略,避免錯失翻案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