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公訴罪?公訴罪有哪些?公訴罪並非刑事訴訟中的專有名詞,只是對於非告訴乃論案件的俗稱。一般案件分為告訴乃論之罪及非告訴乃論之罪,前者指犯罪須經過被害人提告,才會進行偵辦起訴;而非告訴乃論之罪也就是公訴罪,不須經過被害人提起告訴,只要檢警機關知道有犯罪事實存在後,由檢察官代表國家展開偵查、並向法院起訴被告,且不會因為和解或撤告就不繼續偵辦。
至於公訴罪有哪些?常見的類型可分為以下來說明:重大犯罪、財產犯罪、公共危險罪、妨礙公共秩序、性犯罪、毒品相關類型。接下來文章將分段仔細說明。
公訴罪有哪些 ➊人身安全生命安全類型

在法律中,許多涉及暴力的重罪犯罪被列為公訴罪,這意味著即使受害人不提告,檢察機關仍會主動調查並起訴,以確保社會安全和公共秩序。那麼,公訴罪有哪些?常見的包括殺人罪、重傷罪、強盜罪等,這些罪行對他人生命和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人身生命安全-殺人罪:
刑法第271條規定,殺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殺人罪無疑是侵害他人生命安全最嚴重的公訴罪之一,因對他人生命的威脅極大,因此檢察官會介入調查並提起公訴,確保犯罪者會受到法律制裁。須注意的是因疏忽導致他人死亡乃過失致死罪,而非本條包含之範圍。
人身生命安全-強盜罪:
刑法第328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強暴、脅迫、藥劑、催眠術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取他人之物或使其交付者,為強盜罪,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為強盜罪涉及使用暴力,迫使被害人交出財物。這類行為不僅是財產犯罪,更是對被害人造成生命安全的直接威脅,也是屬於典型的公訴罪。
➤ 延伸閱讀:強盜罪的要件有什麼?會關多久?這2點超重要不可不知
人身生命安全-重傷罪:
刑法第278條規定,使人受重傷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當造成他人嚴重傷害,例如永久殘疾或重度傷害,不僅對被害人的健康構成重大損害,也威脅公共秩序,因此也會自動進入公訴程序,也屬於公訴罪之一。
這些重罪之所以被列為公訴罪,是因為它們對個人生命安全、財產及公共秩序有重大威脅。了解公訴罪有哪些重罪類型,相信您已經對人身傷害的公訴罪有哪些這個問題有認識,接下來讓我們來看財產類型的公訴罪有哪些吧!
公訴罪有哪些 ➋財產犯罪類型

在刑法上的妨害性自主罪類型眾多,以下僅介紹常見的幾種類型:
「公訴罪」不僅涵蓋針對人身生命安全類型的案件,還包括部分的財產犯罪。那麼公訴罪有哪些常見的財產犯罪呢?此部分主要涉及詐欺罪、竊盜罪等對社會和經濟秩序有重大影響的案件。這些案件即使受害人未主動報案,檢察機關仍然可以主動調查並提起公訴,以維護公共利益。
財產犯罪-詐欺罪:
刑法第339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以不法手段欺騙他人,從而獲取財物或利益的行為。
例如投資詐騙、感情詐欺、電信詐欺等大型詐騙案,因此類犯罪涉及龐大的財產損失且可能有多名受害者,檢察官通常會主動開始調查確保犯人受到法律追究,防止進一步危害社會秩序,並保障被害人權益。
財產犯罪-竊盜罪:
刑法第320條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雖然多數竊盜罪並沒有造成重大財產損失,但因竊盜罪對整體社會秩序影響甚鉅,所以基於立法考量,仍將竊盜罪列為公訴罪範疇中。
這些財產犯罪之所以列為公訴罪,主要是因為它們對社會及公共秩序威脅較大。所以檢察機關便會主動展開調查,為社會秩序提供保障。了解完公訴罪有哪些財產犯罪類型,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公共危險罪類型的公訴罪有哪些吧!
公訴罪有哪些 ➌公共危險罪類型

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一些涉及公共危險的罪行也被列為公訴罪。即使無特定受害人或受害人未提告,檢察官也會主動調查並提起公訴,以保護社會的整體安寧。這類型公訴罪有哪些呢?下文以酒駕、縱火、飆車等罪刑來說明。
公共危險罪-酒駕:
刑法第320條規定,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酒後駕車對他人生命和道路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對社會影響也非常大,所以為公訴罪。即使未發生事故,只要被查出超標的酒精濃度,檢察官便會主動起訴,以達到保護公眾安全的效果。另外,在實務上,酒駕也常因影響民眾人身安全重大,故較少給予易科罰金
公共危險罪-放火罪:
刑法第173條規定,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放火屬於高危險性行為,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由於放火行為不僅危害直接受害者,也會對周圍人群及公共設施造成影響,因此檢察機關會介入,無需等待受害人提告便會主動提起公訴。
公共危險罪-妨害交通罪:
例如常見的飆車屬危害交通安全於刑法第185條規定,損壞或壅塞陸路、水路、橋樑或其他公眾往來之設備或以他法致生往來之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例如常見的飆車即屬妨害交通罪之一種類型,因飆車行為會造成損壞、交通壅塞,或是因此而造成路上的車以及他人的交通危險,且飆車本身就有致人於死的風險存在,會讓民眾產生恐懼感,讓人感到危險與害怕,因此屬於公共危險罪,而同屬於公訴罪範疇。
實務上這些公共危險罪進入公訴流程後,如果達成和解,會針對事情發生原因,或是犯罪後態度等多方考量,決定是否從輕量刑,或是易科罰金取代有期徒刑。
公訴罪有哪些 ➍妨礙秩序罪

多數妨害公共秩序之犯罪行為,因對社會安寧造成威脅所以被列為公訴罪,即便沒有特定受害人提告,檢察官仍然會主動偵查並提起公訴,以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那麼,公訴罪有哪些常見的妨礙秩序罪呢?下文以聚眾鬥毆、妨礙公務、賭博罪來說明。
妨礙秩序罪-聚眾鬥毆:
刑法第150條規定,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聚集三人以上,施強暴脅迫者,在場助勢之人,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首謀及下手實施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聚眾鬥毆不僅威脅到在場人的安全,還可能對公共場所的秩序和周圍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影響。由於其潛在的安全危害及對社會安定的威脅,檢察官會積極偵辦此類行為,即使在場之人及民眾無人報案,檢察官仍可主動進行起訴。
妨礙秩序罪-妨礙公務:
刑法第135條規定,對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施強暴脅迫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意圖使公務員執行一定之職務或妨害其依法執行一定之職務或使公務員辭職,而施強暴脅迫者,亦同。
妨礙公務是指以暴力或威脅方式阻撓執法人員(如警察或消防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這不僅影響公務的正常進行,也危害公共秩序。因為具有一定的強暴性質,因此被列為公訴罪之一。
妨礙秩序罪-賭博罪:
刑法第266條規定,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賭博財物者,處五萬元以下罰金。以電信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相類之方法賭博財物者,亦同。
賭博行為雖多數是私人行為,但若在公共場合進行或藉此收取服務費、入場費或俗稱「水錢」,會對社會秩序和經濟安全造成負面影響。檢察官會基於公眾利益介入調查,主動提起公訴,以防止賭博侵害社會的安定。
因旨在保護公眾秩序安寧及保障公共場所的安全及正常運行,並非保護特定人,所以屬於公訴罪範疇。這些犯罪雖然看似輕微,但其後果可能對個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法律責任。應避免觸犯,才是明智之舉。
公訴罪有哪些 ➎性犯罪

涉及性犯罪的公訴罪類型主要包括強制性交罪、強制猥褻罪。一旦犯罪事實被檢察機關得知,他們就會開始進行調查。因此,無論被害人是否報案,檢察機關基於保護社會安全的責任,都會主動偵辦。即使被害人和解或撤回指控,檢察官仍可依職權提起公訴,並由法院進行審理!
性犯罪-強制性交罪:
刑法第221條規定,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指的是以暴力、脅迫等違反他人意願的方式,強迫他人發生性行為。此類行為不僅對被害人造成身心創傷,還直接侵犯其身體自主權,因此屬於公訴罪,檢察官會主動提起公訴,確保犯人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
性犯罪-強制猥褻罪:
刑法第224條規定,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猥褻之行為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指的是以暴力、脅迫等違反他人意願的方式,強迫對他人進行猥褻行為。例如,遭徒手觸摸臀部及生殖器,經多次言語表示拒絕,他人仍未停手,即算構成強制猥褻行為。
這些性犯罪被列為公訴罪,是因為它們不僅對個人身心安全造成嚴重侵害,也威脅到社會的和諧與秩序。
公訴罪有哪些 ➏毒品相關罪行

我國對於反毒工作的投入不遺餘力,但毒品氾濫問題仍日趨嚴峻。施用毒品可能導致神智不清、產生心理上及生理上之依賴性,容易造成無法克制的心癮,甚至衍生出其他犯罪行為。因此被列為公訴罪的範疇。即便沒有特定受害人報案,檢察官也會主動提起公訴,以防止毒品擴散對社會帶來嚴重影響。下文以製造、販賣、運輸和持有毒品等來詳細說明。
毒品相關-製造毒品:
製毒行為不僅會擴大毒品供應,還可能對社會及公共安全構成危險,因此檢察官會依據公訴罪的規定主動提起公訴,嚴格追查製毒者的法律責任。
毒品相關-販賣毒品:
販賣會加速毒品在社會上的流通,進一步擴散並影響大量群眾。對公共健康構成巨大威脅,無論販賣數量多少,檢察官都會主動提起公訴,將販毒者繩之以法。
毒品相關-運輸毒品:
包括非法將毒品從一地移至另一地,無論是跨境還是境內運輸,都是毒品犯罪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類行為若被查獲,檢察官會基於公訴罪的範疇主動提起公訴,以防止毒品流通。
毒品相關-持有毒品:
持有若達到一定數量或有證據顯示持有者意圖販賣,也屬毒品相關之公訴罪。持毒行為雖然不涉及販售或製造,但仍屬助長毒品市場需求的範疇,檢察官會主動提出公訴,以杜絕毒品的持續傳播。
上述毒品相關罪行因直接威脅到社會安全和公共健康,也視為公訴罪。了解毒品相關公訴罪,有助於人們認識毒品犯罪的嚴重性,並警惕其對社會及個人帶來的風險。
結語
總結來說,涉犯公訴罪將面臨嚴厲的法律追究,即便受害人不主動提告,檢察官也會依據公眾利益主動介入調查並提起訴訟。一旦定罪,行為人可能遭遇高額罰金、長期刑期,甚至留下犯罪記錄,對未來生活造成深遠影響,切勿以身試法。若您不幸涉案或成為受害人,歡迎與我們聯繫,獲取法律上之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並妥善應對法律程序。
如您有需要幫助,歡迎點擊下側按鈕LINE免費諮詢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