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多久可以離婚?離婚條件是什麼?3大重點超重要快點看!

2024 年 10 月 22 日
分居多久可以離婚

目錄

分居多久可以離婚呢?離婚條件是什麼呢?時常在新聞媒體上看到某某藝人與其配偶因為個性不合、工作等原因,分居達半年以上的時間,但分居時間的長短與「離婚」的條件,可以畫上等號嗎?像是卡通名偵探柯南裡面的毛利小五郎與妃英理,已經分居近十年,如果有任何一方去訴請離婚,以我國法律來說會被法院認為是適法的離婚事由嗎? 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分居多久可以離婚?先來看離婚條件是什麼?

分居多久可以離婚呢?所謂分居,顧名思義就是分開居住,我國民法第1001條規定,夫妻互負同居之義務。但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從文字上看,似乎只要非正當理由的沒有同居,就沒有盡到夫妻間的義務,就有可能被認為是離婚事由,但我們翻開民法上的離婚規定,其實沒有任何一條提及分居,那究竟實務上會不會因為分居多久而可以離婚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我國離婚的規定。

分居多久可以離婚了解完了?來看離婚條件!

在了解離婚條件前,我們先弄懂離婚有哪些方式?

協議離婚:夫妻雙方如果能夠達成共識,便能簽立離婚協議書,一同前往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手續,這種方式相對簡單,但如離婚協議書的內容不夠詳細周全,反而可能另起爭議!

裁判離婚:如雙方都不願意退讓,此時任何一方或雙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離婚,此時法院便會依有無法定的事由決定是否准許離婚。至於離婚的法定事由有那些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依民法第1052條第1項,離婚的法定事由包括:重婚、外遇(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家暴(夫妻之一方對另一方或其直系親屬進行虐待)、惡意遺棄、意圖殺害配偶、患有不治之疾病、重大精神病、配偶生死不明超過三年、因故意犯罪被判有期徒刑逾六個月等情形。此外,法律還提供補充條款,即如果有前述事由以外的其他重大事由,使得難以維持婚姻,夫妻之一方也可以請求離婚。

離婚案件的實際處理

在實際的法院判決中,除了民法所列舉的明確離婚事由外,法院還會根據夫妻間是否有其他重大事由難以維持婚姻來做出判斷。這包括評估夫妻間的溝通、日常相處、親子關係和家庭和諧等多種因素。法院通常會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決定是否應該允許離婚。

實務上有半年到三年不等的同居案例,法院會認為兩造經過長期分居,導致兩人形同陌路,讓雙方原已破裂之夫妻關係更加惡化,最後造成兩造婚姻之破綻持續擴大,而難以修補,最後認定兩人的婚姻關係已生破綻難以回復。

請求離婚的情形和財產分配概述

當伴侶間的關係走到盡頭,而雙方決定踏上離婚之途時,除了彼此間身分關係的確認外,還有雙方在婚姻關係中積累的財產應該如何分配的問題,也就是所謂「剩餘財產分配」,民法對於夫妻間的財產分為法定財產制和約定財產制兩種主要形式。

法定財產制就是最簡單的兩人婚姻期間的財產總和扣除債務後再平分,而約定財產制則又分成共有財產制跟分別財產制,前者就是財產全部一起計算,後者反過來,一絲一毫分的清清楚楚;實務上,大部分的伴侶在結婚時都不會特別採取約定財產制,所以多半的情形會是採取法定財產制,而究竟法定財產制是如何計算跟分配的呢?。

法定財產制

根據民法規定,夫妻在法定財產制下各自管理名下的財產,無論是婚前取得還是婚後取得,各自保有所有權並負責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當夫妻關係因離婚解消時,法定財產關係就會消滅,而婚後財產較少的一方,就可以向婚後財產較多的一方請求直到雙方的剩餘財產平均,簡單說,就是雙方在婚姻關係期間的財產扣除債務後,所剩餘的部分相加後平分。

分別財產制

實際上,許多夫妻在結婚時並不會特別選擇約定財產制,但在特定情況下,例如當雙方因為經濟狀況或職業原因需要獨立管理財產時,約定分別財產制可能更為適合雙方保障自己的財產。除了婚前約定以外,根據民法第1010條的規定,夫妻也可以在婚姻期間向法院請求改採分別財產制。

結語

分居雖然並非法律明文的離婚事由之一,但如果雙方分居已久,甚至形同陌路而影響家庭生活,法院便有可能認定雙方已經不再有維持婚姻關係的必要,而判准雙方離。透過以上說明,如您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或是正面臨離婚程序上之困難,歡迎點擊右側按鈕立即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